【遊記】柏林 - 猶太人博物館 Jüdisches Museum Berlin
下午3:07
手中的地圖顯示,猶太人博物館的建築物是個連續的ㄣ字型,看來像個閃電。朋友重病先回旅館,我自己慢慢一個人走到這裡,比起查理檢查哨那裡觀光客到處流竄,這區顯得安靜許多。
貼近博物館一看,外觀前衛冰冷,不規則的窗戶外露,就像有人拿了一把刀在這座建築物上留下了許多暴力的傷痕。入口處是在旁邊一棟看來毫不相關的巴洛克建築,博物館本體沒有出入口。(在此提醒大家可買三天博物館卡,相當划算)
走入展廳,冰冷的空間裡壓迫感一直襲來,狹長昏暗的通道,參觀者在其中流動,沒有出口,容易迷失方向,內心感到不太舒服。這隱喻了德國與猶太人的歷史是互相壓迫但是又無法切割。我想一定很多人跟我一樣,因為在這條通道上找不到連結的下一個展廳,又不小心跑回了售票口,正覺得迷惑的時候才發現,這就是猶太人的處境,困惑與壓迫。
通過底部,往右通到「大屠殺軸」往左是「流亡軸」。建築師李柏斯金對博物館的設計理念我不是很了解,我想用自己的方法去體會它所蘊藏的意涵。有個叫做「大屠殺塔」的角落,位在通到盡頭,心想難道這就是終點嗎?推開厚重的門,裡面什麼都沒有、但也什麼都說了。那是一個因為不規則建物而擠壓出來的畸零空間,裡面沒有空調、沒有燈光照明,唯一可以稍微與外界有點接觸的就是頂頭上方那小小的縫隙,陽光離我好遠好遠,明明室內還算涼爽,但心裡簡直快無法呼吸,這樣的隔離、比全然的隔離還令人更心碎。我站在塔內時間不長,這種不安的情緒令人只想奪門而出。
另外一頭有個「落葉」的裝置藝術。以色列藝術家卡迪希曼用鋼鐵鑄出一萬個哭臉,撒在地上,請參觀者走在上面。事實上當我看到這些哭嚎的臉孔,我根本不忍心踩上去,以至於我無法幫這位藝術家完成他的作品。想像那哭臉在地上堆疊,就是當初被壓迫的猶太人內心的恐懼痛苦。網路上有人心得分享說,怎麼這邊買不到紀念品,那些人臉若是作成鑰匙圈應該很可愛。居然、居然有人想要把這麼痛苦的事情當作一個旅遊紀念輕鬆看待,這可是歷史的傷痛啊,會想要當成鑰匙圈實在太殘忍了。
接著來到一處稍微明亮的階梯,在此可透過窗戶對著外面吹吹風。一般來說都會想從低層樓開始逛起,結果一位穿著輕便的年輕男子經過我,看了我一眼,往階梯上走去,想了想又轉過頭回來問我一句,你會說英文嗎?我說會。他提醒我說,這個展廳要從最上面參觀下來。原來他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啊。
這裡從猶太人的起源開始介紹,年代一路順序向下。起先就會經過一個對猶太人來說是祈求希望的石榴樹。可以寫下心願在ㄧ個石榴造型的便條紙上,掛在樹上。
猶太人的歷史落落長,雖然一般人想到的就是大屠殺的恐怖經歷,但這裡是猶太人博物館不是大屠殺博物館,展出的歷史資料相當豐富,並不特別著墨於近代。可以看到以前猶太人的穿著、吃飯用的碗盤、宗教的來源與習俗,就連我這個英文菜菜子逛起來也覺得頗有趣了。走著走著又遇到那位工作人員,他跟我說讓我來猜猜你從哪裡來的。先猜了韓國,我說不是,他說那我接下來也只能猜日本囉,我繼續說不是,他臉就歪掉拜託我告訴他是哪裡。我說了台灣。他才恍然大悟,接著跟我聊起他認識一些台灣朋友,說他知道中部有台中、南部有高雄,我覺得相當佩服。
整個展館來到最後,我最喜歡的一個裝置是,有一個一個椅子上,皆放置了一個聽筒,按下去就可以聽到主人翁怎麼敘述自己。這是猶太人的口述訪問,你可以看到他的照片,聽他分享他的故事。有個女孩,總共改了四次名字,最後堅持要改回自己的猶太名字等等。這些故事讓參觀者更貼近了猶太人的生活,更覺得感動、更有感情。
戶外有個叫做「流亡花園」的設計,高聳的水泥把空間區隔開來,感覺上有點接近猶太人紀念碑那樣,當然這也是沒有出口的花園,一切又要重新來過。
我不曉得大家喜不喜歡參觀這類型的「創傷博物館」,是否覺得太沈重,就像一定有人不想去看集中營一般。對於德國人可以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過錯,並且把這殘酷經驗實踐在歷史上,覺得是了不起的事情。
我在電視上看到德國人對於這樣的理念這麼解釋著:遺忘就會重蹈覆轍、不了解真相就會縱容。
最聰明的猶太人 |
Jüdisches Museum Berlin
地址: Lindenstraße 9-14, 10969 Berlin
參觀時間:Monday from 10 a.m. to 10 p.m.
Tuesday-Sunday from 10 a.m. to 8 p.m.
網站:http://www.jmberlin.de/
0 意見